眼下的汽车市场真可谓变幻难测,我国中型车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,市场销量远低于SUV车型,2017年我国中型车销售仅为53.92万辆。以下是中型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。
2016年以后,国内中型车销量增速转负,市场容量接近饱和,2017年我国中型车销售53.92万辆,同比减少9.9% ,2018年1-10月中型车销量同比减少6.7% 。中型车行业分析,我国中型车市场黄金发展阶段已过,未来中型车市场主要增长来源于“电动化、全球化、高端化”转型。现从三个方面来看中型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:
近些年,各大汽车厂商都推出了各自的模块化平台,例如大众的MQB、日产的CMF、丰田的TNGA等都是模块化平台的代表。目前根据模块化平台推出的全新车型有斯柯达速派和全新迈腾,未来全新凯美瑞、全新天籁等车型也将采用各自的模块化平台研发、生产。
大众MQB平台:全新速派和迈腾均诞生于大众集团最新的MQB/B平台,相比之前的PQ46平台,新平台的重量更轻、拥有更多的高强度钢板,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。例如全新速派就相比此前的速派轴距加长80mm,而且整体更加宽大修长,并且前悬前移60mm,使得驾乘空间更为优秀,并延续了经典掀背式设计,使其行李箱标准容积为625L,在后排座椅放倒时可实现1760L的最大容积。此外,全新速派还在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采用轻量化设计,因此对燃油经济性做出更大的贡献。车内的电气系统也更加先进,并且通用的配件也利于日后的维修。车内的电气系统也更加先进,并且通用的配件也利于日后的维修。
在中型车领域,国内市场95%都是自主品牌,然而,一直以来,中型车市场却以合资品牌为主,国产品牌受制于市场、技术等约束很难进入该领域。当前国内中型车市场被以考斯特和碧莲为首的进口和合资品牌霸占,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自主品牌,强化中国制造品牌概念,国产客车品牌逐步进入高端公商务用车领域。2017年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时指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: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。通过提升质量水平,打造中国品牌,升级培育众多“中国工匠”,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“中国品牌”,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。这为中国客车品牌发展高端公商务接待用车,提供了政策支持。
对于国内甚至是全球市场而言,车辆的外观能否被大家接受是设计师们较为在乎的问题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愿意砸重金“挖”知名汽车设计师的原因,毕竟能跟得上时代的设计才能被人接受。以国内中级车市场为例,十年前,那些“官腔”越浓的车越发流行。而到了十年后的今天,消费者对中级车的外观喜好有了一定的变化,越年轻化的车型越受欢迎,而车企也在努力让中级车市场不断往年轻化发展。
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消费群体的目光发生了变化,十年前购买中级车的消费者普遍都是爸爸辈人物,并且在事业上干出过一番成就的人,他们追求大气、稳重,而对于如今购买中级车的消费群体而言,即便他们年龄已经三十出头,但他们依然是跟随时代脚步的“80”后群体,时尚、动感是他们身上的标签,所以当他们在购车选择时,车辆的年轻、动感颜值自然是最终购买的重要诱因。
综上所述,在SUV的冲击下,中型车的销量的确是有点让人着急。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,我国中国自主品牌高端中型车的新格局即将到来,未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中级车市场的格局变化。以上便是中型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。